老北京灌肠

老北京灌肠

灌肠,灌肠是北京人爱吃的小吃,也是一种大众街头小吃。 灌肠在明朝开始流传。《故都食物百咏》中提到煎灌肠说:“猪肠-一时煎,辣蒜咸盐说美鲜。已腐油腥同腊味,屠门大嚼亦堪 怜。”老北京街头常有挑担小贩经营此食品。有记载:“粉灌猪肠要炸焦,铲铛筷碟一肩挑,特殊风味儿童买,穿过斜阳巷几条。 灌肠分两种:一种为大灌肠,用猪肥肠洗净,以优质面粉、红曲水、丁香、豆蔻等10多种原料调料配制成糊,老北京灌肠,老北京灌肠简介,东城区特产

炸酱面

炸酱面

炸酱面是北京有特色的食物,也称为杂酱面,由菜码、炸酱拌面条而成。将黄瓜、香椿、豆芽、青豆、黄豆切好或煮好,做成菜码备用。然后做炸酱,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,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,即成炸酱。面条煮熟后,捞出,烧上炸酱,拌以菜码,即成炸酱面。也有面条捞出后用凉水浸洗再加炸酱、菜码的,称“过水面”或者“凉面”。 炸酱面在北京十分流行,而上海、广东、东北也有不同制法的炸酱,炸酱面,炸酱面简介,东城区特产

广告位
螺蛳转

螺蛳转

螺蛳转是北京小吃中面食中的一种,螺蛳转的变种名为“干迸儿”。旧时的大酒缸店里,喝酒的人常常是要一碗酒,到烧饼店买两个干迸儿带着,既可当酒菜又可当主食充饥,所以北京人留下一句口头语:“干迸儿就酒–嘎巴脆。”   制作方法:   1、螺蛳转以面粉、芝麻酱、油、盐、花椒及硷面为原、辅料;   2、用面粉、发面、硷一起和面后搓成长条,揪成75克左右的小剂;   3、再将面压成薄片,螺蛳转,螺蛳转简介,东城区特产

北京五福同寿

相传在乾隆盛世的时候,太后过60大寿,乾隆为了满汉成为一家人,所以决定再太后寿辰的时候要天下所有的厨师来一次比赛,最后经过选拔的厨师要做出满汉全席,大家绞尽脑汁终于最后一道菜作成了,那就是[五福同寿。而这道菜是由镶黄旗容亲王的小贝勒无意间说出来的。大家就问:为什么要叫五福同寿?小贝勒说因为普天之下就只有五种人[1,农民.我们的衣食父母;2,木匠.靠他们才能为大家住上这么好的房子,五福同寿,五福同寿简介,东城区特产

老北京臭豆腐

老北京臭豆腐

臭豆腐是一项流传于全中国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豆腐发酵制品,但在各地的制作方式、食用方法均有相当大的差异。臭豆腐分臭豆腐干和臭豆腐乳两种,都是相当流行的小吃。臭豆腐乳曾作为御膳小菜送往宫廷,受到慈禧太后的喜爱,亲赐名御青方。臭豆腐在上海,台湾是颇具代表性的小吃  老北京臭豆腐制作方法:  1、制豆腐将黄豆用水泡发,泡好后用清水洗净,换入清水20~25kg,用石磨磨成稀糊,再加入与稀,老北京臭豆腐,老北京臭豆腐简介,东城区特产

北京吴裕泰

吴裕泰茶庄始建于1887年(清光绪十三年),初名《吴裕泰茶栈》,创始人吴锡卿,安徽歙县昌溪村人,1930年去世。吴氏祖上几辈作茶叶生意,吴家有兄弟6个,吴锡卿排行第四,总管吴裕泰茶庄,以吴裕泰为依托,吴家先后在城里城外开了8家大小茶庄,后来发展到11家,他们是:崇文门内《乾泰聚》、《福盛》、《吴鼎裕》茶庄,《吴鼎裕》即今崇文门菜市场旧址,专门经营高档茶叶,供豪门显贵享用。广安门,吴裕泰,吴裕泰简介,东城区特产

扒糕

扒糕

扒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夏季小吃,用荞麦面制成,一般与凉粉同时出售。食用时切成小块,再将小块扒糕削成两头薄中间厚的长条薄片盛在碗内,浇上用麻酱、酱油、好醋搅拌的汁,加上红咸胡萝卜擦的丝,浇芥茉或辣椒或蒜末均可。扒糕是用荞麦面和榆皮面做成的小圆坨,如烧饼大,蒸熟后,夏天放在冰上镇着;冬天则放在炉铛上,加油炒热,谓之热炒扒糕。夏天卖扒糕的多是与凉粉一起卖,有粉块、粉皮、还有小拨鱼儿。都,扒糕,扒糕简介,东城区特产

北京馄饨候

“馄饨侯”的馄饨为什么会名扬京城呢?主要是这儿的馄饨做出来有讲儿。“馄饨侯”由打开张,一直以经营馄饨为主,除“文革”那几年以外,它这儿主营的品种就是馄饨和芝麻烧饼。其馄饨的特点是皮薄、馅细、汤好、作料全。”馄饨侯”的馄饨皮有薄如纸一说,把皮放在报纸上,能看到上面的字。馅细,指的是多少菜配多少肉馅都有比例,肉讲究用前臀尖,七分瘦三分肥,打出的馅非常均匀。一碗馄饨,10个皮为一两包,馄饨候,馄饨候简介,东城区特产

爆肚

爆肚

爆肚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吃,多为回族同胞经营。爆肚早在清乾隆年代就有记载。过去和现时,每当秋末冬初,北京的清真餐馆和摊贩就经营爆肚。北京天桥有“爆肚石”,门框胡同有“爆肚杨”,还有“爆肚冯”、“爆肚满”等最为出名。 爆肚是把鲜牛肚(指牛百叶和肚领)或鲜羊肚洗净整理后,切成条块状,用沸水爆熟,蘸油、芝麻酱、醋、辣椒油、酱豆腐汤、香菜末、葱花等拌制的调料吃,质地鲜嫩,口味香脆。 羊,爆肚,爆肚简介,东城区特产

谭家菜

谭家菜是中国最著名的官府菜之一,由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人所创,将广东菜与北京菜相结合而自成一派。谭家菜是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传筵席,因其是同治二年的榜眼,又称“榜眼菜”,由于独树一帜的色、香、形等特点得以扎根京城。谭家菜烹制方法以烧、炖、煨、靠、蒸为主,谭家菜“长于干货发制”,“精于高汤老火烹饪海八珍”。谭家菜是唯一保存下来,由北京饭店独家经营的著名官府菜。谭家菜咸甜适口,南北均宜,谭家菜,谭家菜简介,东城区特产

正在加载中...

已加载全部内容

已经没有更多文章了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898-8888168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[email protected]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